跳到主要內容區

電機工程科

簡介

緣起

       五專畢業生在過去亞洲四小龍的時代,由於紮實的技術訓練,成為國家經濟發展強而有力的基礎力量,使中華民國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執世界之牛耳。目前在產業界有一股重新復興五專學制的聲音出現,教育部也重新重視起這個問題,於技職再造的大方向中,針對五專學制也多所著墨,並研擬相關獎勵措施,以利於五專學制的重新振興。

       台東地區向來給人落後的印象,然而,台東地區目前不止各項生活環境都極為現代化,在電機相關科技與設備的使用也不落西岸之後,因此台東地區更需要培養一些當地能夠支援電機相關設備設計、維修、運轉之中階技術人才。尤其目前環保節能的議題非常受到重視,尤其臺東產業最大的特色即為「樂活、永續」,如何呼應這個特色,設計出更有效率的電機系統,或是在既有的系統架構下做效能的提升及改善,都需要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技術人員來協助當地的產業。

       本校為東部地區唯一的國立技職大專學校,其成立的必要性分成兩個面向:第一、提昇東部地區技職教育水準。第二、東部地區有許多經濟弱勢學子,國立學校較低的收費,對他們有非常大的幫助。另外,就電機科的成立來說,它是東部地區的唯一的一個國立大專以上學校所設置的電機專業科系,對於有志學習電機專業的東部學子來說,能提供他們在地就學的機會。

 

沿革

       本校於95年8月由原臺東農工改制為專科學校並保留高職部,目前本校乃是台東地區唯一的技職專科學校,本校的設立與發展擔負著提升地方技職教育水平、結合產官學資源、帶動地方繁榮、走向永續經營的使命。

       在過往的歲月中,五專學制曾經為台灣的產業界培育了許多學有專精的中堅幹部與中階技術人員,對於台灣經濟起飛有非常大的貢獻,但由於政策性的開放專科學校升格技職院校,造成專科學制的萎縮,也造成擁有深厚實務經驗的中階技術人員的匱乏,因而導致產業結構的不穩與不均。近來,在產、官、學界都有一股反省的聲音出現,認為應該重新重視五專學制,而本校就是在這股聲浪、地方與教育部的期盼中,朝向五專學制規劃。本校附設高職部電機科,為因應此一趨勢並配合學校發展方向,積極籌設轉型,以既有的校園特色為基礎,規劃符合地方需求的科系,在未來將積極推動各項軟硬體建設,實踐本校之辦學理念:「傳承、創新、卓越、敬業」,並以建構系統整合為策略、提供電機專業技術支援地方產業推展為目標,融合理論實務於教學活動,以專業實務結合現代科學與藝文涵養為核心,培育專業精良、團隊合作、具備人文素養之電機工程中階技術人才。

        102學年度為呼應教育部推動「技專校院設備更新-再造技優計畫」,本科以電工技優人才培育計畫提出申請,自103年起,連續四年獲得教育部共2,206萬元補助。本著再造技優計畫精神與本科實況,將課程規畫修改為「電工」與「電控」兩個發展領域。並由103學年度開始,大幅增加實作課程之比重,配合設備之更新,加強學生實務能力及核心技術之訓練,以培養學生專業實作之能力。

        由於社會環境變遷,少子女化已成趨勢,又隨著教育部鼓勵就近入學及免試入學的政策實施後,本科五專學制與高職學制,生源拉扯已成不能迴避之問題。因此於104年初呈報教育部停招五專,另行增設二專,已分獲教育部10464日臺教技()字第1040070468I號函、104615日臺教技()字第1040080322H號函同意。故自105學年度起停招五專,改為招收二專一班,核定每班學生人數50名。至此形成3+2學制,仍不違背設立初衷,且因上下學制貫通,課程銜接更為合理且適當,更能培育業界所樂用之人才。 

重點發展特色

  本科以「務實致用、厚植實力」為辦學核心,致力培育具備創意思維與實作能力的中階電機技術人才。課程結合綠色能源與物聯網等前瞻技術,培養學生兼具理論基礎與動手能力,為產學接軌與升學進修奠定穩固基礎。

特色一:完整專業課程與證照輔導
  課程規劃涵蓋電機與電子2個學程,設有室內配線、用電設備檢驗、數位電子、電力電子等乙、丙級技術證照檢定(訓練)場與輔導班,培養學生取得多項專業證照,強化就業競爭力。

 

特色二:實作導向與業界連結
  設有十餘間專業實驗室與完善之實作場域,每年辦理企業參訪、實習與競賽培訓,並多次榮獲全國競賽與創新發明展金銀銅獎,展現卓越的團隊實作成果。

 

特色三:升學成果卓著,100%進入國立大學與二技
  自104學年度第一屆二專畢業生起,歷屆畢業生升學率100%,皆錄取國立大學與二技,包括虎尾科大、雲林科大、高雄科大、勤益科大、宜蘭大學、東華大學等,許多畢業生更持續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

 

特色四:完善學習支持與勵學機制
  學校提供多項勵學金、證照獎勵與就業媒合補助,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與積極進取,從「國立專科」邁向「國立科大」,開創更寬廣的未來。